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网 > 他山之石 > 详情

深化品牌建设 拓宽服务场景—— 四川探索建立“5+4”志愿服务工作新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报 时间: 2024-08-22 18:56:38 
大字号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探索建立“5+4”志愿服务工作新路径,围绕“组织化”动员、“专业化”赋能、“规范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打造,以拓展阵地网络、厚植文化内涵、适度推行激励措施、创新制度机制为“四个支撑”,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以志愿服务温度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精度。

组织化 专业化 服务见实效

在四川电力系统,有一支建于2002年的“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为居民做好供电服务的同时,还针对所负责辖区内空巢、孤寡、残疾等老人进行定点帮扶,用专业保障用电安全,用温情守护居民。在“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示范带动下,四川电力系统相继成立了“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鲁鹏志愿服务联盟”等239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超2.5万人,累计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家庭25万余户。

这是四川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组织化’动员就是要发挥好党员力量,探索‘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统筹好部门力量,推动各部门健全本单位本系统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好社会力量,加强各类志愿服务行业组织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共同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效应。”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医生,我膝盖痛了好多年,怎么办?”“医生,我的高血压需要吃什么药?”……在四川省“万名医护走基层”活动现场,每个专家的桌前都挤满了前来问诊的群众。近年来,四川省陆续组织开展了“万名医护走基层”“健康列车”等系列活动,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小切口”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升。

“专业化”是四川省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关键词之一。全省分领域、建队伍,围绕“一老一幼”、应急救援、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综治平安等领域,建设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倡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模式,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参与”格局,引导志愿者们利用专业特长为社会作贡献。

创品牌 汇资源 发展可持续

今年5月,2024年亚洲少年攀岩锦标赛、2024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在眉山市成功举办。从接机接站到酒店入住、从随队引导到翻译陪伴,从兑票入场到检录登记、从技术服务到场地保障……260余名眉山“小青眉”志愿服务队队员用专业和热情为每一场比赛保驾护航。

像眉山“小青眉”这样的志愿服务队还有很多。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以“品牌化”打造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在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社会工作项目公益创投大赛、展示交流等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今,成都“小青椒”、泸州“小桂花”、乐山“小海棠”……一支支志愿服务队成为赛场上的亮丽风景线。

为实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四川省探索“项目化”运作,打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应逐步由‘活动’向‘项目’转变,我们将持续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建设,通过引导慈善资源、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实施项目,链接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志愿服务。”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四川省坚持“规范化”管理,加强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尽可能统一站点标识、队员服装、工作清单、服务流程。依托中国志愿服务协同平台,逐步推动各领域志愿服务平台统一技术标准、打通数据接口、实现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公信力,保证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拓阵地 育文化 志愿有活力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每一名居民的共同参与。”在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小凤社区举办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家风宣传志愿服务队队员郭贞明向在场的居民宣讲。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红’。”郭贞明表示,小凤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把志愿服务与家风文化相结合,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家风宣传志愿服务队是小凤社区组建的6支特色家风志愿服务队伍之一。为培塑家风品牌,小凤社区还建有“家园美化”“家人互助”“家事调解”“家庭文娱”“家门安保”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生活服务等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志愿服务水平。

四川省筑牢厚植文化内涵支撑,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知识,讲好志愿服务故事,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志愿文化,让志愿服务成为群众的价值追求、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川省积极拓展阵地网络建设支撑,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推动城乡社区、窗口单位、公共服务设施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构建“15分钟服务圈”。截至目前,全省已全覆盖建成志愿服务站点1.5万个;覆盖县乡村三级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9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0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4366个;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1524万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7万余支。

此外,四川省以适度推行激励措施为支撑,健全以精神奖励为主的褒奖措施,制定志愿服务嘉许和回馈办法,完善信用激励机制,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以创新制度机制为支撑,将志愿服务纳入四川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长效机制和评估体系,把志愿服务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

责编:张沁心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