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贯彻“党建强、发展强”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三融三促三提升”园区党建工作模式,充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园区及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个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组织网”与“服务网”有机融合。全面优化园区两新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党委—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内部协调、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遴选园区优秀党员干部,组建企业党建指导员队伍,促进党员干部更高效参与企业党建、更直接服务企业。深入开展“两重”“两新”解忧专项行动,园区全体干部职工“一对一”为企业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党建指导员与政策宣传员、企业服务员等多角色融合、全业务联动、全方位覆盖,构建“服务员+企业”的扁平化架构,及时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二是“支部书记”与“管理层”双向融合。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筑牢两新党组织凝聚力。积极推行党组织书记和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升党对非公经济领域的全面领导,经过“内部调、换届选、组织推”等措施办法,党组织书记为高层以上管理人员任职占比达73%。
三是“党建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园区聚焦新能源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党建内链”驱动“产业外链”一体运转,形成了以平安电气、湘牵工业等企业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集群,以湖南裕能、湘潭电化等企业为龙头的新能源材料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三强三促”,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强引领促覆盖。建立园区党建数据库,按照“有党员的抓组织覆盖,无党员的抓工作覆盖”的思路,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近两年新成立7家非公企业党支部,共覆盖企业10家,党组织覆盖率倍增成效显著。同时积极推动暂未达到建立党组织标准的企业建立群团组织,新组建群团组织7个(工会6个,共青团1个),基本实现达到一定规模企业群团组织全覆盖。
二是强基础促规范。制定了《雨湖高新区非公企业党支部分类管理考核细则》,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月提示、季督查、年述职”的工作机制,对两新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党组织争先进位的内在动力。同时将党建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党支部活动、党员培训、阵地建设等经费保障。
三是强服务促发展。园区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组建了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发人才工作站,充分利用老专家人脉、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招商引资工作。王先友、王海桥等专家分别在众创空间建设实验室,帮助平安电气、双力等配套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累计申报专利10余项,引进林特科技、超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2个。
坚持“三个聚焦”,提升发展质效
一是聚焦理论武装,提升队伍凝聚力。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组织两新党组织书记赴杭州培训1次,开展践行二十大、两新“湘”当红活动专题宣讲8场次。
二是聚焦人文关怀,提升队伍向心力。制度化开展政治生日、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寓教于乐地开展红色观影、参观红色景点、庆“七一”文体活动,充分展现对党员的思想关爱、生活关怀;常态化开展困难党员慰问、高温送清凉、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切实做好困难党员的帮扶慰问。
三是聚焦先锋引领,提升队伍战斗力。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创建工作,打造了“绿色平安行”(平安电气支部)、“红心服务、绿色先锋”(绿丰公司支部)等一批党建品牌,创建了标杆党组织、党员示范店、党员示范岗、红色驿站等党建示范点,推动党建工作向一线拓展延伸,让企业广大党员职工学有榜样、行有方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园区现有7个五星党组织、1个市级红色党建品牌、2个市级标杆党组织和4个区级标杆党组织。
作者:杨道伟 赵倩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