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靖州县常住人口22.94万,主城区常住人口12.41万人,近年来,靖州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引导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片组邻“三长”亮身份作表率,深入探索社区治理工作,初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社区改革”探索,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化转变
一是“双报到”强组织。在主城区9个社区成立小区党支部9个、党小组46个。全县1300名党员到小区“双报到”,做到了把党组织建到小区、党小组建到楼栋,形成“支部发动、网格行动、物业联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的社区治理格局。二是“网格化”强物业。按照每300—500户居民划分1个网格,共配齐专职网格员109名、楼栋长2277名,为物业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同时,在52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业委会委员注重从居住在小区的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县管干部(职级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干部中选取,实现业委会健康、顺利运作。三是“办实事”强服务。发挥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收集上报小区居民反映的设施安全、邻里纠纷、法律援助等问题2700条,解决小区治理重要事项、矛盾纠纷800余件,开展空巢老人陪护、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行动1000余场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如河街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1197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1394人,共占比35%。该社区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发挥日间照料中心和食堂作用,发动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热心群众1500余人次为这两类群体送餐13000余份,提高了“邻”聚力。
鑫汇广场小区党支部会议。
党建引领“智慧平台”探索,推动社会治理向精准化转变
为推动社区科学治理,靖州县依托数字靖州(数字靖州城乡统筹指挥系统),结合北斗系统,通过新建“共享型高位视频+算法赋能存量视频”的方式,以飞山社区示范带动,建立“智慧平台”,不断提高靖州社会治理能力。一是精准管理。在平台物管端,城区20000余户居民录入信息,对居民数据持续更新,并安装AI摄像头、门禁、烟感等设备93个,将其挂靠到智慧平台监管端下,通过授权共享,实现乡镇、社区、小区共享视频监控,实现精准管理无死角。二是精准联动。智慧平台的监管端(政府)+物管端(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公众号(居民、物业、政府)可联动各端,形成收集、处理问题闭环机制。截至2024年11月,智慧平台共接受各类信息5000余条,妥善处理4000余条,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率。三是精准调纠。在城区社区开通“数字门牌”“智慧社区”网格服务管理模式,按户赋予专属二维码,群众手机扫码直接反映诉求,网格长(员)网上及时办理和答复,通过手机远程视频与网格员进行现场连线,反馈、解决问题,实现线上线下联通互动,将大量矛盾纠纷“码上”化解。
党建引领“连村联创”探索,推动基层治理向精品化转变
“城中村”“城郊村”的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依托“城中村”“城郊村”的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通过“党建引领、连村联创”集中打造、抱团发展,着力建设精品示范村。一是组织联建,共聚党建合力。在三和村、飞山村、十里村、戈村等组建联合党支部,从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中选派党建指导员,统筹推进“连村联创”工作。建立联合党组织例会、联席会、年会制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以村内党员为主导,充分发挥党员在参与村级建设、服务群众等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产业联创,共促群众增收。以三和村(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以上)为中心村,将城中村和周边城郊村进行串联,组建联合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合经济体”,利用“产城融合”机遇,大力发展建设茯苓科技产业园、飞山现代农业产业园、马园万亩中药材基地,积极壮大中药材、杨梅、制种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链产值70多亿元,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多方联融,共建美好家园。对治理难度大实施村改社区任务有难度的飞山、城郊和红心3个城中村,推动其参照社区管理体制运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助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依托飞山湖、特色农产品展示馆、杨梅基地、中药材基地、庭院经济等,将联建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和康养游玩胜地。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水果采摘、农民丰收、“四八”姑娘、平安村寨等节会活动,共同开展“村BA”“村晚”“农民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持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