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潭市湘乡市壶天镇南岳坪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品牌村”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荣获“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南岳坪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今年以来,开展集中理论学习5次,书记上党课2次,组织流动党员培训1次。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做表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2025年以来,开展实践活动5次,慰问困难群众34人,化解矛盾纠纷8起。
二、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力”
南岳坪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作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村民行为。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加强村务公开,通过公开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开村务、财务等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创新自治载体。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环境卫生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4条,共同协商解决村庄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5个。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新风,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减轻群众负担。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率先落实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500余份。道德评议会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弘扬正能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法治为本,夯实基层治理“压舱石”
南岳坪村坚持法治思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建立农村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栏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由村“两委”成员、群众信任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德治为先,培育基层治理“软环境”
南岳坪村注重发挥德治的教化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二是挖掘村级先进模范。抓实“三长制”队伍建设,从村民代表中优选出邻长96人、组长14人、片长2人,每名邻长联系10-15户,建立微信群,实时回应需求,做到“户户有人管、事事有人跟”。每月组织“三长”参加政策法规、矛盾调解等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定期召开“三长”议事会,汇总问题清单,由村党支部分类交办、限时解决。由群众投票推选“星级邻长”,用“优秀”吸引“优质资源”,用“优秀”带动村级发展。
南岳坪村通过“三治”融合,实现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南岳坪村将继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乡村。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