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 > 市县播报 > 邵阳 > 详情

邵阳市洞口县:“四个一”信访工作法推进源头预防化解

文章来源:邵阳市洞口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 2025-09-03 17:56:15 
大字号

近年来,邵阳市洞口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源头预防化解,通过一线处访、建强队伍、打造平台、夯实基础,将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形势持续好转,源头治理效能明显提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

推动“一线处访”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开通政民、政企、政网“三个直通车”,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信访渠道关口前移、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县级领导带领部门负责人每月最后一周集中到乡镇、村带案下访接访,每月23日到园区、企业现场办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与网民代表开展一次面对面交流,带动并协调乡镇、村(社区)和部门在基层一线宣讲法规政策,征集民生实事意见,让决策部门与群众理性对话、民主协商,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信访矛盾。2023年以来,“三个直通车”机制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个,化解复杂疑难信访案件42件,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61个,群众关注的“车位、床位、学位、厕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建强“一支队伍”

从县乡干部、专兼职调解员、政法干警、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网格员、“五老”、乡贤中选聘“背包调解员”600人,进村入户调处矛盾纠纷。通过身边人化解身边事,既拓宽了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又保证了民情可知可感,矛盾可调可控,处理公平公正,受到群众的充分肯定。同时,在调解过程中,注重与法制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将每一次纠纷调解的过程作为一次普法的过程,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达到了“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2023年以来,县、乡、村三级“背包调解员”到群众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592个。

打造“一个平台”

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各方面的资源,在县、乡、村建立“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站),坚持做强县、乡矛调中心,做实村级矛调工作站。在县矛调中心,成立以县领导为主任的专职工作队伍,集中公、检、法、司、信访、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常驻中心办公;在乡镇矛调中心,集中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专职调解员力量,推行“门诊式接访、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在村级矛调工作站,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力量配备,组织党员、乡贤、网格员、信息员、信访代办员等各方力量,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2024年1至4月,县矛调中心共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66件,调解成功率97.4%;乡镇(街道、管理区)矛调中心共受理纠纷案件864件,调解成功率99.76%。

夯实“一个基础”

持续夯实村级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村级源头预防“桥头堡”作用。一是实行“五个到村”。明确村级信访工作“宣传引导、信息预警、矛盾化解、教育疏导、代理陪访”五项职责,做到“政策宣传到村、责任压实到村、经费保障到村、矛盾调处到村、处理通报到村”,让村级源头管控、事前预防和前端化解落到实处。二是织密工作网格。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组,县级领导联乡包村,每个县级领导联系5至7个村(社区),实现366个村(社区)全覆盖;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党员和村(居)民代表“双帮带”,做到户户见村(居)民代表、家家党员联,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创新信访“积分换项目”机制。对全县村(社区)实行信访积分制考核,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奖励积分排名前100名的示范村(社区),对积分排名后20名的村(社区)纳入重点管理;同时对乡镇和联乡联村的县直部门纳入绩效一体考核、同奖同罚,有效调动了干群化解矛盾的积极性。2023年以来,村级共组织法治宣传1400余次,及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08个,为群众办实事6900余件;全县2023年度到县以上无访村(示范村)由2020年的71个增长到222个,占比60.99%,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