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德市制定出台《常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常德市人民建议征集操作指南》《常德市人民建议征集标准化体系建设内容》等系列文件,构建“制度+流程+标准”全链条工作机制,让每条群众合理化、可行性建议都能“找得到门、交得了心、结得出果”。
三大制度“组合拳”亮点速览
《实施细则》——给建议配上“身份证”
明确建议“征集-办理-转化-激励”全流程规范性程序,设立责任清单和年度“优秀建议”评选,让每条建议从“纸面”跃入“实践”。
《操作指南》——手把手教出“实干家”
创新“四阶段十二步”操作法,从线下乡镇(街道)征集站到线上征集平台,基层工作者可按图索骥,实现民意收集“零温差”。
《标准化体系》——打造治理“硬标尺”
首创站点建设、机制运行、闭环管理等量化标准,推动群众“金点子”深度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
诞生记:30天打磨,50条民意筑基
对标省级要求。以《湖南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为蓝本,精准衔接政策。
脚步丈量民情。走访部分县市区乡镇,召开2场座谈会,30余条基层声音写入制度。
集众智成良策。吸纳上级部门、市直单位等20余条建议,历经3轮修订终成稿。
创新突破:双轨并行激活“民意能量”
“线上+线下”全域覆盖。推行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办事大厅与建设“德智汇”平台同步征集,全天候接收建议。
“民生+发展”双向赋能。既解决飞线充电等民生小事,更要助推“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
“考评+激励”双重保障。建议转化成效纳入效能考核,优秀建议人可获表彰奖励。
经常德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系列文件于近期正式印发实施。全市将同步开展“我为常德‘十五五’发展建言献策”等系列活动,切实把群众的“好声音”变成“实景图”,让“人民建议征集”成为常德高质量发展的“民意密码”。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