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乡市东郊乡浒洲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525户2523人,党员71人。近年来,浒洲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创新推行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一约”领航+“五会”协同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平安建设、乡风文明等各项乡村治理工作,先后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精品乡村、省同心乡村、湘潭市五星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定规约,凝聚共识强根基
一是广泛参与聚民意。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户主会、入户走访、线上线下表决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聚焦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经反复讨论和三次集中修订,形成切合实际、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二是多措并举强宣传。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村响等平台,结合网格员、村民代表、党员志愿者等力量,以“敲门行动”、屋场会、户主会等形式开展宣教引导,面对面讲解村规民约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让村规民约真正深入人心,逐渐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三是互督互评促落实。建立红黑榜机制,线上通过网格微信群发动村民互督互评,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实时曝光或表扬;线下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牵头,组建12人监督小组,推行党员联户+群众互评制度,每季度召开评议会,对优秀小组和农户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力的督促整改,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
二、“五会”协同抓落实,多元共治见实效
构建“五会”协同监督执行机制,五个理事会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规范化。一是移风易俗树新风。红白理事会聚焦移风易俗,由党员、退休干部等德高望重者组成,制定婚丧服务、红白监管、人情减负劝导等制度,规定礼金每户不超过200元,禁燃烟花爆竹,有效遏制大操大办、乱埋乱葬等陋习,村民负担大幅减轻。二是环境整治美家园。人居环境理事会聚焦环境治理,2014年率先推行公共卫生服务付费举措,创新周检查、月评比、季奖惩制度,建立环境卫生红黑榜,红榜家庭获积分超市奖励,黑榜家庭公开整改承诺,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以往垃圾入河、污水横流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内环境焕然一新。三是民主议事聚民智。村民议事会聚焦民主议事,实行议题公示-过程纪实-结果反馈闭环监督机制,设立项目监督员全程跟踪问效。2024年议定土地流转、水圳修缮、道路加宽等4个项目群众满意率达100%,既提升村务决策科学性,又增强村民参与感与获得感。四是德治教化扬善举。道德评议会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建立月评议、季表彰、年总结机制,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并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督促改正。2024年评选8名先进典型,转化5户家庭矛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乡风文明建设,村风民风明显改善。五是平安建设筑防线。禁毒禁赌会聚焦社会综合治理,构建宣传教育-入户摸排-联合惩戒三级防控体系,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推进平安建设。2024年开展宣教4场、摸排4次,制止涉赌苗头2起,全年未发生黄赌毒案件,社会治安稳定有序。
三、协同治理显成效,发展振兴展新篇
一是创新机制焕活力。“一约”领航+“五会”协同执行机制每季度开展专题讲评,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和执行力,村民自治参与率达95%,98%以上的矛盾纠纷在村内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二是阳光监督促信任。实施阳光监督工程,建立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设置五会公示栏,开通村民质询通道。2024年答复群众关切24件,提升村务透明度,吸引3个外来投资项目,培育6个家庭农场,打造茅浒万岁茶、湘中惠农等特色品牌,有力支撑经济发展。三是成果共享惠民生。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6万元,同比增长35%,收入用于公共服务、民生关怀、助学奖学、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通过“一约”领航+“五会”协同治理,实现了党建引领、村民共治、成果共享,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了崭新画卷。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