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每天有近千名骑手穿梭于楼宇商圈与居民小区之间,他们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蜂鸟”,却也面临着休息难、补给难、如厕难等现实困境。裕南街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打造“相遇有‘杏’”骑手友好空间,积极探索“服务+治理”双促共赢的“裕南模式”,让奔跑的身影有了温暖的“家”。
织密组织网络,把骑手党员“聚起来”
街道依托“党工委—社区党委—两新党组织”三级联动机制,推动组织建设向下扎根。长沙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和饿了么蓝骑士党支部先后在此成立,将分散的骑手党员纳入组织管理。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轮值、推广“小哥一码通”线上学习,实现组织覆盖与教育管理同步推进。
此外,街道在外滩党群服务中心、蓝湾东怡商圈和东瓜山夜市等人流密集区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点,已帮助13名流动骑手党员“安家落户”。市、区、街、社四级党建指导员联动下沉,围绕“红色之家”建设、关怀服务等开展调研帮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难题。
推动“四个融合”,让服务阵地“活起来”
围绕骑手实际需求,街道通过空间、文化、资源和情感“四个融合”,系统构建服务矩阵。与保利物业党支部合作打造“1+3+N”服务网络,以1个“红色之家”为核心,3个功能驿站为中转,N个服务网点为延伸,形成15分钟暖心服务圈。位于外滩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之家”面积达400平方米,设有能量补给站、有声读书角等区域,并通过“暖新长沙”智慧平台实现“一码畅行、一键反馈”。
文化认同与资源整合同步推进。创作交通安全打油诗、举办“最美骑手”摄影展增强职业荣誉感;推出“夏日送清凉”“亲子托管营”等10余项定制服务,开展“就在长沙过大年”、端午包粽子等节庆活动,联动21家商户提供“骑士优惠日”,惠及骑手超千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协调开放12处共享卫生间,开辟专用通道与泊车位,日均服务骑手400余人次,切实解决了“如厕难、停车难”等痛点。
创新治理机制,助骑手角色“转过来”
街道创新推行“移动探头”参与机制,鼓励骑手变身“食安卫士”“流动哨兵”,通过“随手拍+马上办”模式融入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已收集并处理隐患线索20条,骑手成为城市治理的“一线传感器”。
同步建立的“积分银行”激励机制,将服务行为、社会治理和技能提升纳入积分体系,骑手可在“杏”福超市兑换安全头盔、应急药箱等实用物资,已累计兑换百余件。街道还牵头组建50人的“基层治理合伙人”队伍,推动骑手参与环境维护、反诈宣传等工作。
在先锋培养方面,街道实施“双培计划”,已将12名优秀骑手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3人担任“荣誉网格员”。“00后”骑手袁可因公益送餐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现已发展为党员,并获评“长沙好人”,真正实现了从“服务对象”到“治理主体”的跨越。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