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阳市安化县茶乡花海社区由原龙塘镇自然村大百龙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合并而成,社区共有22个居民小组,1028户4025人,其中安置区有全县13个乡镇的脱贫户517户2133人。是全省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社区成立之初,邻里纠纷此起彼伏,为切实解决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茶乡花海社区创新打造人民建议征集“12345”工作法,让群众“金点子”转化为社区发展“新动能”,推动社区探索出一条独具安化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
一、突出“1”个核心,筑牢建议征集主心骨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党建与人民建议征集深度融合。一是做实“规定动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通过专题研讨、红色教育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倾听民意的责任意识;二是创新“自选动作”,建立“周汇报月总结”研判机制,每周汇总建议征集情况,每月召开分析会,精准把握群众诉求热点;三是强化“创新动作”,实施在职定岗人员积分管理,将建议收集数量、办理成效纳入考核,激发干部主动征集民意的积极性。
二、用好“2”支队伍,激活民意汇聚主力军
构建“党员邻长+志愿者”双轮驱动队伍体系。一是打造党员邻长先锋队伍,54名党员、92名邻长亮身份、定职责,实行“包片联户”,通过日常走访、“居民点单”等方式,主动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38个;二是分类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统筹“五老”、乡贤、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大学生等人员力量,根据专业特长、服务意愿和群众需求,分类组建8支以党员为主、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开展文化服务、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系列活动中,广泛倾听群众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切实将志愿服务与民意收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三、明确“3”项机制,规范建议办理全流程
一是完善队伍建设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引进年轻骨干,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提升队伍矛盾处理能力;二是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构建四级管理模式,按照一户一人的原则,建立网格微信群2个,群众可随时在线反馈建议,社区依托“网小格”平台已处理群众诉求45条;三是健全议事协商机制,形成“群众提议-社区商议-党群合议”闭环,通过“屋场会”“板凳会”收集民意,每周例会研讨解决方案,重大事项召开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共商共议,确保建议件件有回应。
四、做好“4”件实事,推动建议成果惠民利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采纳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建议,通过入股分红、直播带货等模式,2024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群众需求新建休闲广场、停车场等设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面貌,高标准打造了栗山坪、分家冲2个示范网格;三是丰富文化活动,挖掘群众文艺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总计开展“村party”等活动20余场;四是深化村企合作,结合群众就业诉求,联合企业开发110个岗位,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标,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打造“5”个阵地,拓展民意收集新渠道
创新搭建多元化民意阵地。一是开办“五治”夜校,在普法授课中征集社区治理建议;二是打造“好商量联合调解中心”,在化解矛盾时挖掘深层次治理需求;三是运行“道德积分超市”,通过积分激励引导群众参与建议征集;四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文化活动中倾听群众文化服务建议;五是搭建数字乡村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民意收集实时化、智能化,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渠道设置,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基层声音反馈更及时、更便捷。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