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至31日,受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邀请,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省内参与“牵手计划”的20家社工机构及省市县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人共80人,赴深圳围绕医务、禁毒、新就业群体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经验开展专题学习。
在为期5天的学习中,一行人先后走访了深圳市多家创新实践基地和专业社工机构。首站来到福田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该基地首创“2基地+9中心+N场景”服务体系,通过“空间、功能、服务、资源”四维升级,将新兴领域党建服务、基层治理等九大功能中心进行嵌入式布局,同时配套建设了诉求直通车、志愿者超市等多元化服务场景,构建起立体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一行人重点走访了三家各具特色的医疗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自2008年引入社工服务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标杆单位。医院打造的Vcare卡瑞关爱空间成为全国知名的服务品牌,其联合多方成立的“贫困儿童医疗救助爱心联盟”已设立37个院内救助专项,为困难患儿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则开创性地建立了“医+护+社+N”跨专业服务模式,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开发出“心妈妈”“早轻宝贝”等特色项目,在妇幼保健领域树立了专业典范。龙岗区耳鼻喉医院则以项目化、专科化为特色,推出的“小勇士大闯关”儿童医疗游戏辅导等项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患儿适应治疗环境。
在禁毒社会工作领域,一行人来到了龙岗区禁毒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学习。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互动式禁毒宣传教育系统,让人印象深刻。驻所禁毒社工分享的一线工作案例,展现了专业社工在戒毒帮扶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针对新就业群体服务,一行人重点走访了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这个被誉为“华南区首个骑手友好社区”的基层单位,针对辖区内1600名骑手面临的实际困难,创新构建了“四大友好”服务体系。通过优化骑手工作生活环境,将骑手群体培育成为社区治理的“流动观察员”,实现了服务与治理的双向促进。
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和李晓凤教授分别以《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为题进行专题讲解,提供了理论指导。来自深圳的一线社工则分享专业实务案例,详细介绍了“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分工合作”“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帮扶”等创新实践。蛇口社区分享其基金运营模式,支持社区公益项目,通过资本金理财收益平衡运营支出,探索出可持续的社区公益资金管理模式。最后,湖南各社工机构前往深圳各援派机构项目点进行跟岗学习,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学习。
参加学习活动的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衡阳市蒸湘区本真社工服务中心王静静说:“从福田区的集成化平台到医院的特色服务,再到基层社区的创新实践,深圳经验给我们很多启发。”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皮丽平表示,此次学习让他对党建引领下专业社工与志愿者的协同机制有了更深认识。益阳市萤火虫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尹良认为,这次学习既有实践操作的赋能,更有思维理念的革新。
大家一致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深圳经验,结合湖南本地实际,推动社会工作在服务民生、参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王振亚 李俊坤
责编:孙雨桐